The world is mine oyster, which I with sword will open

关于

2022 Reading Women Challenge 13:《性别、政治与民主》


性别、政治与民主——近代中国的妇女参政


作者:[澳]李木兰

译者:方小平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9


全国妇女同胞联合起来!


About a Woman in Politics

 

我今年的Reading Challenge快进行到尾声了,我觉得现在应该可以比较安全地说,这本书是我今年读过最喜欢的一本书,也是让我再一次感受到Reading Challenge对于我的重要意义,即扩展视野,发现那些我不曾了解的领域,或是重新审视被我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人与事。


这一次,Reading challenge的要求是关于一位女政治家的书。虽然,女权运动任重道远,但是说起女政治家,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不乏名垂青史的女政治家。但是,如果仅仅将目光投向这些单独的,每一个时代甚至是好几个时代才出现一位的著名女政治家,会给人一种错觉,即参与政治,参与斗争是一种少数女性才能够做的英雄行为,它困难重重,血腥异常,它与绝高的气运和顶尖的才华相联系。换言之,它与普通女性无关,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更有甚者,单独的,在历史中偶然出现的女政治家会给人一种断裂感,这种历史的断裂感将女性的斗争拆成了一个又一个毫无联系的零散片段,将女性的斗争史割裂开来,仿佛每一次都不过是昙花一现,成功却无成果保留,失败亦无教训汲取。女性斗争似乎被困于一种静态当中,原地踏步,永无进步,几近徒劳。虽然看故事的时候我相当热衷于英雄史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个被唯物史观和人民史观喂养长大的人,我更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尤其在这片土地上。


所以,这本书不是关于一位女政治家,而是关于一群女政治家。参与政治、参与斗争是每一个女性都可以做的,它是英雄行为,但是不独属于天才或是位面之子。更为重要的是,即使在男权历史的刻意涂抹之下,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女性斗争不是静态的和断裂的,也不是原地踏步,相反,它是延续的,是成长的,成果在不断被巩固和保留下来,失败的教训也被不断总结和吸取。


斗争并非徒劳,我们今天之处境,是前辈们奋斗之成果,亦是未来前进之起点。

 

(一)女性视角下的民国史


虽为学术著作,但是这本书读起来并不费力,因为这段历史,经历过初中高中大学等等近代史课程,历史大事件差不多已经滚瓜烂熟,人物亦耳熟能详,唯一的不同就是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女性视角重新审视这段我们非常熟悉的历史。


换成女性视角,会很快意识到,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下的关于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的叙述,无论是教科书还是文艺作品,基本都是男性视角。换言之,女性视角是具有颠覆性的。因此,在本书当中,既可以看到那些那段历史中著名男性的另一面,同时也能窥见那些历史中著名女性的另一面。


1912年清帝退位,临时参议院起草第一部宪法,其中明确规定所有人无论种族、宗教和阶级一律平等。但是,其中没有明确“性别平等”,“国民”被理解为指代男性。我依旧记得自己在中学课堂上学到辛亥革命时胸中的激荡振奋之情,却不知在那个年代,那段历史当中,那些令人激动的革新并不属于“我们”。


而这些本应属于“我们”。在清末的斗争当中,女性事实上直接参与到军事斗争当中,她们是战士,制作炸药,指挥军队,上阵杀敌。与我曾经想象当中的女性斗争史有出入的一点正在于此,中国女性在一开始是握住了枪杆子。所以,我非常能够理解女政治家唐群英在议会上怒打宋教仁。因为,这是双重意义上的背叛:于公,中国女性在革命斗争中并非是站在一旁的看客和啦啦队,她们流血牺牲,竭尽全力,却惨遭背叛,革命成果被彻底窃取,历史功绩被完全抹杀;于私,唐群英等人曾在危局当中冒着生命危险拯救宋教仁等,却换得宋教仁等议会之上不允许她们参与政治,剥夺她们的代表权。


更可悲的是,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宋教仁,而从未听说过唐群英。


此外,一些耳熟能详的女性人物,她们在当下的众多叙述当中被作为布景板、贤内助或是花瓶。但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们的工作,而不是作为某人的伴侣搭配出现。例如,许广平,一直以来仿佛只作为著名作家鲁迅的伴侣出现在叙述当中。而事实上,她曾经在抗战时期为妇女争取议会最低名额的“名额运动”中高票当选妇女代表,并与邓颖超等组织妇女爱国组织,出版妇女杂志。


民国这段短暂但尚且新鲜的历史当中,我们可以一窥千百年来,女性是如何从历史当中逐渐消失的:一方面,她们的功绩被抹杀和篡改,她们仿佛从未参与过历史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她们被矮化,沦为配偶,装饰和布景板。而那些实在无法被抹杀的,无法被彻底矮化的,最终被分割成为了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上孤零零的著名女性。


 

(二)道德与“荣誉女性”


这本书还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论点:即妇女参政运动使得中国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变化,男性道德逐渐与政治权力解绑,而与性道德联系在一起;而女性道德的转变则恰恰相反。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发现。道德观当然应当是流动的,是可改变的,但是这种剧烈的道德观念的转变事实上只发生在短短十年之间,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的短短十数年间。相较于传统道德耗费近千年的建设和巩固,其崩溃之速也令人咋舌。一方面,这是时势所造,乱世之中思想激烈碰撞,不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似乎也在说明,想要塑造和转变思想观念,乃至于道德,并非想象中那般艰巨,如果不断推动,未必不能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扭转乾坤。


但是,有点遗憾的是,这种道德观念转变是妇女参政运动的附属品,换句话说,这种转变并非有意为之,而且在当时的妇女团体当中并未意识到这其中可能蕴藏的潜能。


在辛亥革命之后,妇女团体有时候也会吸纳支持她们的男性会员,并被赋予荣誉会员的资格,以获得更大规模的支持。但是,她们并未充分意识到“荣誉女性”和“男德”的重要意义。而男权社会一直以来娴熟的使用着这两样武器,比如,给功成名就的杰出女性颁发“先生”的称号,将杰出女性分割出女性行列,将“男性身份”作为一种荣誉进行颁发;并通过与性道德联系,并与政治权利相割裂的“女德”将女性困于家庭之中,远离能够为自身带来实际利益的政治运动。


我不知道当下的妇女们有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有时候在网上还是能看到这方面的努力,比如有意或无意地塑造着与性道德相联系的“男德”。只是关于“荣誉女性”的方面似乎还没啥进展。以我粗鄙的脑子,目前能想到颁给“荣誉女性”的称号只有一个:男妈妈。


男妈妈好,就要男妈妈。

 

(三)姐妹


在民国那段时期,几乎是逃不开党派之争的漩涡。但是在这本书中向我们展现了跨越党派的奋斗历史。无论是哪一个党派,无论所处哪一个阶层,女政治家们都清醒地意识到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即她们都承认女性正处于相对于男性的弱势地位,她们的共识正是基于此,并希望能够改变现状,虽然她们所施行的手段不同,方法迥异。


与此同时,也可以看到全世界妇女运动互相促进,不断发展:欧美妇女运动会引用中国妇女运动所取得的成果,以此施压本国;而中国妇女代表也会引用全世界妇女运动的成功案例来敦促本国向全世界看齐。


即使在当下,关于妇女运动的发展也有众多的派别,她们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信念,也有不同的实施策略,时常能够在互联网上看到吵作一团。但是,我觉得这种多样性是非常必要。在这本书中,一开始的妇女团体可以说是“太太小姐”团,这些妇女团体甚至为了是否要吸纳小妾作为其成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后还是投票表决,决定吸纳小妾)。而后,妇女团体的成员扩展到了中产阶级受过教育的妇女。最后,扩展到了农村和工厂里目不识丁的女性。事实上,正是这些激烈的交锋才让人意识到不同阶层,不同教育水平,不同需求的妇女的存在。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是“屁股决定脑袋”。只有当不同的声音出现的时候,不同的利益诉求出现的时候,不同的妇女团体才因而被发现,被认识到,进而才能被考虑到。


所以,当面对争论的时候,面对“国外的月亮圆不圆”的问题时候,并非需要立刻得到一个是或者否的绝对答案,而是在那些争论背后看到姐妹们的的诉求和哭喊,在他国的成功或者失败的经历当中汲取教训和经验,而非嫉恨或是嘲笑,尝试从中得出有利的一面去促进我们的事业。


全国妇女同胞联合起来。 




【作者简介】

 

李木兰(Louise Edwards)



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香港人文学院院士、香港大学中国史教授。


评论(4)
热度(30)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春天不是读书天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