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ld is mine oyster, which I with sword will open

关于

2019阅读书单

 不知不觉日历已翻到了最后一页,时间过得飞快,但是回想起来,年初的情景又有些模糊,这一年仿佛存在于无数过片段之中。翻看老福特上的书摘才能慢慢忆起一些平淡到几乎忘记的日子。

非常感谢大家这一年陪着我,我坚持做着无趣的书摘,读着无甚趣味又无甚用处的书,而你们还愿意来看看,在小小的共鸣处留下一点痕迹。

这是一段很神奇的经历,也是我这一年的收获,非常感谢你们的陪伴。

与许多读书博主比起来,我依旧是如此的咸鱼。但是与去年,前年,乃至于五年前十年前的我比起来,这一年几乎算得上突破自我的一年。我沉寂已久荒草遍布的豆瓣终于又有了一丝耕耘的印迹,躺了十年有余的待读书单,终于开始有了一点减少。


1. 《狂热分子》by 埃里克.霍弗

年初第一本读的是《狂热分子》,为了给自己狂热追星生涯泼点冷水,降降温。读完以后才发现,除了追星以外,处在社群之中,就时时刻刻都有着“狂热”的苗头。思考很累,直接用别人的见解则很容易,这是永远需要警醒的一点。

书评:《狂热分子》


2. 《想象的共同体》by 本尼迪克特. 安德森

在田野的路上缓慢地读完了这本经典著作。民族与国家的诞生,可以源于刻意或是无意的想象塑造。3月份读的时候尚且将它作为一种学术理论来看待,而2019年接下来的时间,却成为这本书最强有力的注脚。对于国家与民族的想象,可以是粘合剂,也可以成为分离主义最有力的工具。


3.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by 费孝通

这本书曾经囫囵吞枣读过一次,当时没有什么感觉,甚至觉得有点过时。而今重读,却清晰意识到,抛开那些眼花缭乱的科技发展和日新月异的文字修辞,许多本质并没有改变。

书评:《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4. 《单向度的人》 by 赫伯特. 马尔库塞

这本书太难读了!我曾经试图和导师聊这本书,但他不屑地表示,这本书的思考角度只在于中产阶级的忧虑。

嗯,我是只什么也不懂的小猫咪。

书评:《单向度的人》


5. 《天真的人类学家》by 奈吉尔. 巴利

闺蜜在我开始田野之前推荐给我的。我是田野结束之后才开始看的。因为田野已经很心塞,我并不想看另一个同样苦逼的人类学家的悲惨经历。

当然,结束之后看起来就非常愉快了,人类学家吐槽起来和单口相声演员一样,何况还有源源不断的素材。文化背景迥异的人类学家试图用逻辑地方式找寻另一种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文化的规律,确实是十足的“天真”。但是,确实没人能抵挡这种“天真的”诱惑。


6. 《临床医学的诞生》by 福柯

一段从“病床边的医学”走向“临床医学”的历史。从这段历史中,可以窥见医学是如何将自己向着“硬科学”诸如物理学的方向靠近,人体经由解剖学变成一个又一个零碎的片段,在机器的辅助之下被“观察”,“人的感觉”在疾病的描述和诊断之中渐渐消失。这段向着临床医学行进的道路,也同样改变着医患关系,医疗体制,促进现代医院的诞生等等,同样也埋下了隐患。

因为人毕竟不是一个又一个零件拼凑而成的。


7. 《有闲阶级论》by 凡勃伦

每次买奢侈品之前回忆一下凡勃伦先生的精彩观点,能够有效抑制剁手冲动,并且坚定了当一名劳动妇女的心。执行“代理有闲”听起来就不是好事。

书评: 《有闲阶级论》


8. 《田野工作的艺术》by 沃尔科特

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它是一本方法论。读完以后,我意识到,大佬们的学术生涯和我的学术生涯,那不是一个次元。就像大佬们开会可以穿沙滩裤,但是我只能穿正装一样,dress code是给小朋友们设定的,有时候,伦理审查也是如此。

但是,我依旧敬佩这位大佬,君子坦荡荡。


9. 《明天是舞会》by 鹿岛茂

以少女们的社交舞会的视角重读19世纪的文学作品,着重分析了参与舞会的各种准备,各个阶段和各种场景。即使是二十一世纪的女孩也向往华丽丽的舞会啊。


10. 《乌合之众》by 古斯塔夫. 勒庞

一本神书。既可分析,又可指南。书评里提了一些我在意的点,但是它依旧是一本神书,甚至可以作为概括2019年许多重要事件主题的一本书。

书评:《乌合之众》


11. 《飞翔吧!大清帝国》by 武田雅哉

主题是关于清末科幻小说的,读起来有点像研究清末的起点文。内忧外患的清末,作者们寄希望于科技升级,重现辉煌,读来有些好笑,又有些心酸。


12. 《比较城市化》by 布赖恩. 贝利

主要关注欧美和拉美的城市化和逆城市化过程,时间有点久远。


13. 《论语注疏》

常读常新

书评:《论语注疏》


14.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by 马克斯. 韦伯

看!这就是大佬的博士论文!!!呜呜呜呜呜呜!!!


15. 《消费社会》by 鲍德里亚

很难读……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十分艰深,估计需要二刷QAQ

书评:《消费社会》


16.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by 柯维

今年读的唯一一本鸡汤类书籍,却意外具有可操作性。我把它和《Deep work》结合起来使用,效果很好,以至于我下半年的工作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

鸡血有用。


17. 《礼物》by 马塞尔. 莫斯

这是一本很神奇的人类学著作,不难读,但是感觉意蕴深长。鲍德里亚可以从里面挖掘出《消费社会》,我读完之后还是满脑子问号。

书评:《礼物》


18. 《如何研究中国》by 曹锦清

从农村土地改革的视角入手。


19. 《西域余闻》by 陈舜臣

这就是一本在待读书单上躺了十余年的书,当时我疯狂痴迷于西域和河西走廊,而现在读起来却早已不复当年心境。以前可能会喜欢描写异域的民俗和风物,现在则更喜欢里面对同时代历史事件的横向对比。我以前读到的历史都太拘泥于国境线,西域作为一个文化交融的边境之地,势必与其他文明有着交流,而那些国家发生的事情,也会像水波纹一样扩散影响到这里。牵一发而动全身,世界终究是相连的。


20. 《士与中国文化》by 余英时

漫长的士的历史,历朝历代呈现出不同的样貌,却又保留了核心。读的时候可以清晰勾勒出潜藏在心中的那个“士”的形象,它是如何走过了一代又一代,在不同朝代以不同的方式建构又解构,最后成为今天我们心中的“士”。

直到今天,我们还是会为了它而激动,被它鼓舞。

评论(6)
热度(124)
  1. 共9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春天不是读书天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