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ld is mine oyster, which I with sword will open

关于

Reading Challenge 1:《老巴塔哥尼亚快车》

null


“我生命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住在不属于我的地方,我一直是个不折不扣的异乡人。”


《老巴塔哥尼亚快车》by 【美】保罗.索鲁

  • Read a translated book

  • Read a travelogue

  • Read a book that takes place in more than one country

新的一年犹如一个新的旅程,于是新年的第一本书选的是一本游记,一本纵贯南北美洲的游记。与普通的游记不同,正如作者自己所言,普通的游记都是以到达目的地的那天作为开篇,前往的过程往往草草了事。然而,这本书却将关注点放在了前往的过程上,从芝加哥通勤地铁开始,一路沿着铁路线向南行去。而铁路最远到达的地方,作者的目的地——巴塔哥尼亚,在整本书中只有极少的篇幅和描述,那里苍凉且荒无人烟,没有任何可以细致描写的风景和人文景观,它只是这趟路程的一个象征。在这段旅行过程之中,大概最不重要的部分就是“到达”巴塔哥尼亚。

作为一个不落俗套的游记,读起来的感觉也与以前读游记迥异。从前读到的游记们都极擅长营造一种异域的氛围,那种奇异的,充满诱惑的,与平淡重复的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新鲜感,往往让人对异国他乡心生向往。而这本游记,非常完美地诠释了“旅行就是从你呆腻了的地方去别人呆腻了的地方”。或许是因为搭乘诸如通勤地铁、通勤火车、各种慢车等等最日常又最普通的交通工具,又在铁路上见到了日复一日使用同种交通工具去工作学习走亲访友的当地人。即使作者试图在其中区分出秘鲁、巴拿马、墨西哥等等国家幽微曲折的不同点,但是坐过火车的朋友们都不会对车上吹牛的,呼朋引伴的,冷漠麻木的,搔首弄姿的,喋喋不休的诸多人士感到陌生。铁路时速和硬件设施或有区别,但是火车上的人们大同小异,隔着大半个地球,生活也是如此。同在一个地球上,我们或许千差万别,但是在某些时候又展现出惊人的共性,足以证明大家确实都是人类。

2020年的第一本书选择了它,或许也有些冥冥之中的意味。人生如同这趟旅程一样,明确的终点摆在那里,而那个终点却不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众所周知,终点那里极有可能是一片虚无。而每一天路过的风景,在旅途中结识的人们,才是这趟人生旅途最为重要最值得珍惜的部分。

作者的这本游记写于1970年代,一路上经历的事情和发表的议论也颇有时代特征,比如巴拿马运河的所有权,对拉丁美洲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对比,时不时拿出“邪恶的”俄国开开玩笑。我其实很想知道,作者旅行的线路如今又是什么样?当今世界已然天翻地覆,当地的生活是否也全然不同了?人们的所思所想是否也有了新的变化?

可惜,要完成这件事,至少要像作者一样,学会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德语、法语,才能轻松在旅行中与当地人和各路游客打成一片。  

null

评论
热度(4)

© 春天不是读书天 | Powered by LOFTER